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周村烧饼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报告
编者按:学生初识,参考信息
我们的队伍由11个食品工程系、两个船舶工程系和一个电气工程系的同学组成,我们都是淄博的,在一起工作很方便,也许我们的系不同,但我们对任务完成的心是一样的,对为海院尽自己一份力的心是一样。大家都为能参与这个活动感到骄傲与自豪。
我们于7月28日集体在周村古商城东门集合,一起走在这条乡间古路上,感受着几百年前浓厚的古代气息,相距不远,到达了我们团队的目的地:“周村烧饼博物馆”。
负责接待我们的是博物馆内的李爱宗李老先生,跟随李老先生我们来到二楼的会议厅,李老是个很健谈和有趣的人,先给我们讲述了“周村烧饼”是怎样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用他的话说就是如今科技这么发达,烧饼的制作过程是机器没有办法替代的,而且它的传承只能是师傅教徒弟,中间制作过程的细节到不到位全凭个人的‘悟’,这个传承是书本上传不下来的,只能靠口述和领悟能力。
随后给我们讲述了“周村烧饼”的由来到传承,从存在的问题到创新。
首先是“周村烧饼”的由来。“上著胡麻”而烘烤而成的胡饼,源于汉朝。记载于东汉末年桓帝、灵帝年间的《释名》一书。鼓烧饼的前身或起源是胡饼。由新疆现仍为少数民族主食的“馕”及《释名》中关于胡饼的解释,再结合其馕坑(烤“馕”的炉)和“吊炉”的形状及制作方法,与现在的“鼓烧饼”如出一辙。胡饼传入山东,不外几种形式:一是自西汉时形成的丝绸之路。原周村一带的丝绸业发展之后,西可通长安,东可通渤海,客商流动性大,传入易携带、不易变质、可随时食用的胡饼是很自然的。(略)李老说没有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没有今天的“周村烧饼”,现在习近平主席又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新思想,可能又是“周村烧饼”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阶段。
李老还给我们补给了下知识,烧饼的特点:周村烧饼具有酥、香、醇、脆的特点。形圆而薄如纸片,正面饰满芝麻仁,背面布满酥空,色泽呈浅棕黄色为佳品。甜的香甜可口,久食不厌;咸的开人食欲,令人不忍释手。
薄:在饼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纸片之薄的烧饼,拿起一叠,有唰唰之响声,如风中之白杨。是以,又称“呱啦叶子”烧饼。
酥:又是一大特色,入口一嚼即碎,不咯不皮,失手落地,即成碎片。
香:也是一诱人特色,入口久嚼不腻,且回味无穷。
脆:脆与酥相辅相成,脆、酥合成,给仁以美好难忘的口感,可使人食欲大增。
此外,周村烧饼还具有不油腻、久藏不变色、不变味、易携带等特点,是旅游充饥和馈赠亲友的理想礼品。
“周村烧饼”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一个是消费者对此产品的的消费观念,另一个就是生产产品的劳动者的问题。
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观念
1.消费者选择消费的观念
序号 观念 比例
(1) 它是周村文化古城的一大特色 58%
(2) 它是来淄博旅游或是上学回家所带的必要品 25%
(3) 它没什么特色,就是补充饥饿的食品 15%
(4) 其它 2%
2.不同年龄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场所
序号 场所 年龄
(1) 周村古商城 18―35
(2) 小商品店 50―70
(3) 大超市 20―60
(4) 地摊 40岁以上
3.消费者喜欢的购买方式
购买方式 比例
(1)旅游购买 60%
(2)在家购买 35%
(3)其它 5%
4.现有消费者分析
(1)男性购买性比女性高,他们主要用来送给外地的亲戚朋友,他们的年龄一般是在35-45之间。
(2)女性的购买主要是来自己食用,因为周村烧饼是老少皆宜的大众食品,所以它的消费群体覆盖面很广。
(3)不过也会存在潜在的消费群体,比如外国游客,但是潜在性并不是很稳固的,有的外国人喜欢吃,而有的只是象征地吃一下,以后不够买的可能性很大。还有的消费者对休闲食品有一定的需求,但是并没有接触过关于本产品的信息,所以并没有引发购买欲望。
生产产品的劳动者问题(略)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去学习和去传承周村烧饼
一个是因为觉得工资少,满足不了日常需求,二是因为作息时间不适合自己,还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单一性,工作中缺少交流,年轻人耐不住性子。这样很不利于周村烧饼的传承。
周村烧饼发展中的创新(略)
结束语:
在调查研究中,我们总结出周村烧饼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一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周村烧饼文化其不断发展壮大,也带动了周边百姓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周村烧饼文化的保护工作中来,周村烧饼就会越发展越大,越发展越好。而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带动周围人自愿保护它的能力,人们也缺乏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恶性循环,最后走到濒临灭绝的绝境。
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通过讨论想出两种澳门官方直营威尼斯的解决方案,一种是政府大力扶持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项目,增大宣传力度,带动周边群众走上致富道路,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站出来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就是由当地教育部门增加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经费,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写进课本教材,请老艺人进校园宣传讲解,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窘境和现状作出说明,从根本上增强后代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我们也真诚希望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更多的挖掘保护和发展。